全球最快高鐵列車,究竟有啥不一樣?
7月9日,在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旅程中,或許能找到答案。
當天下午,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——“高鐵創新之旅”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舉行,CR450AF、CR450BF動車組樣車以超高顏值和硬核實力“圈粉”無數。來自20余個國家的1200余名大會代表參加活動。在地表溫度接近40攝氏度的天氣里,中外媒體記者和專家學者爭相在CR450動車組樣車前“打卡”留念。
“作為新一代高速動車組,CR450動車組具有更高速、更安全、更節能、更舒適、更智能的特點,能夠為旅客提供更美好的出行體驗。”面對密集的鏡頭,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輛所所長張波的話語充滿自信。
活動現場,集中亮相的復興號主要家族成員讓中外記者“大飽眼福”。根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《中國高速鐵路發展報告》,經過多年技術攻關,中國已形成完備成套的高鐵技術體系,覆蓋高鐵工程建設、裝備制造、運營管理等各個領域,成功研制了不同速度等級、多種制式,能夠適應高原、高寒、風沙等各種運營環境的復興號系列動車組。
以“復興”為名的中國高鐵,何以持續超越、領跑世界?
“中國鐵路科技發展的背后離不開試驗研究的支撐。”“中國鐵路科技的持續突破,離不開堅實的試驗研究基礎。”鐵科院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強調。
本次“高鐵創新之旅”向公眾開放了6大重點實驗室——制動系統實驗室、高速弓網關系試驗室、輪軌關系實驗室、交流傳動實驗室、輪軸檢測評估綜合實驗室、鐵路5G創新實驗室,“復興號的搖籃”向中外嘉賓揭開神秘面紗。
“制動系統實驗室配備高速1比1制動動力試驗臺和多功能試驗臺,是世界上少數能模擬時速530公里極端工況的實驗室之一。”制動系統實驗室研究員李繼山表示,2017年,他們助力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制動系統通過驗證,標志著中國高鐵制動技術邁入世界先進行列。
不只制動系統。
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,中國研發投用了列車運行控制、牽引供電、運營管理、安全保障、智能高鐵等裝備,高鐵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,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。
在世界鐵路誕生200周年的重要節點,中國鐵路以15年的高速發展,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
“2010年,我曾在北京參加過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。當時的中國和現在有很大不同,尤其是在高鐵方面。”在當天上午舉行的“創新讓生活更美好”主題圓桌論壇上,歐洲鐵路和基礎設施公司共同體執行理事阿爾貝托·馬佐拉感嘆。
正如他所言,今天的中國,成功建成并運營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。開拓奮進的復興號創造了百姓出行新速度、經濟發展新活力,深刻改變著中國,也影響著世界。
在實車試乘環節,參會代表和媒體記者集體乘坐CR400BF-GS復興號技術提升型智能動車組列車,穿行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環行線50余種不同類型的線橋隧試驗場景中。許多外籍代表在車廂里邊走邊看,對柔和的燈光、寬敞的座椅贊不絕口;有的緊盯窗外,直觀感受“貼地飛行”;還有的拿起九分滿的水杯放在窗邊,親身體驗列車的平穩運行。
“我是中國高鐵的粉絲”“中國以高鐵為傲,我對此完全理解”“高鐵是我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”“我對新一代動車組投入運營非常期待”……作為走向世界的“亮麗名片”,中國高鐵獲得眾多外籍代表“打call”。
伴隨著復興號的奔馳,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鐵路組織對標“中國標準”、傾聽“中國聲音”、認可“中國方案”,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桿!
“目前,CR450動車組樣車正在抓緊推進型式試驗,還要進行60萬公里的運用考核,為早日投入運營創造條件。”鐵科院集團公司首席研究員趙紅衛表示,“我們的對手就是我們自己,中國鐵路永遠在自我超越的路上”。
在現場,CR450動車組前圍滿“長槍短炮”,猶如一位耀眼的明星在接受世界目光的檢閱。未來,這列全球最快高鐵將疾馳在廣袤大地上,繼續書寫新時代的“中國速度”。